合作导师

Cooperation Supervisor

合作导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合作导师 >> 正文

建筑学流动站合作导师简介

发布日期:2021-01-08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翟辉:男,教授、博导、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;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理事;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绿色建筑理论与实践学组组员;云南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等。担任《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》、《云南建筑》、《设计生活》等杂志编委,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。主要从事“建筑策划”、“毕业设计”、“建筑设计”、“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学”等建筑设计类的课程教学。出版学术著作3部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,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主持或参与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。主持完成“香格里拉独克宗火灾区复建规划”(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,北京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); “丽江束河茶马古镇规划及茶马驿站设计”(云南省优秀村镇规划一等奖);大理古城“玖和院”(云南省卡瓦格博建筑创优奖一等奖)等一批设计作品。

研究方向: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价、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学、地区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、乡土建筑与传统聚落更新等方向的学术理论及实践研究

联系方式:0871-65916871

杨大禹:男,教授、博导、主要兼任住建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,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建筑学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,云南民族博物馆特约研究员,云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会理事,楚雄州人民政府顾问。担任《中国名城》、《昆明理工大学学报》编委。承担“民族建筑”、“中国传统建筑法式与精神”、“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”理论课程教学和“建筑设计”指导,先后主持国家基金项目3项、参与国家基金项目5项,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项;出版专著6部、钢笔画册1部,参编专著5部;发表论文30余篇。主持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建设和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;主持校“建筑历史与理论”学科方向团队和“民族建筑保护利用研究”科技孵育创新团队建设;主持完成设计项目20余项,个人学术成果在本学科中具有明显社会影响,为云南地方经济发展和学科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。

研究方向:民族建筑历史与理论、云南宗教古建、历史文化城镇与建筑遗产保护

联系方式:0871-65916871

杨毅:男,教授、博导、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;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委员;城市更新委员会委员;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,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。主要从事“民族地区建筑设计”、“建筑设计”、“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再生设计实践”等建筑设计类的课程教学。出版学术著作4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院省校基金各1项,主持或参与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多项。

研究方向:传统聚落及建筑保护理论与再生设计实践、地区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、风土建筑与民族聚落更新;建筑人类学、南亚东南亚建筑等方向的学术理论及实践研究

联系方式:0871-65916871

车震宇:男,教授、博导、中国民族建筑学会传统民居委员会委员;中国建筑史学分会委员。主要从事“风景旅游区规划与建筑”、“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”、“旅游规划原理”、“建筑设计”、“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”等专业型及综合性课程教学。出版学术著作1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,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,主持校“城乡聚落与旅游区景观规划”学科方向团队建设。

研究方向:传统聚落与旅游开发、旅游村镇设计及理论、乡土建筑与遗产保护

联系方式:0871-65916871

谭良斌:女,教授、博导,云南省绿色建筑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,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,从事“建筑设计”“城市物理环境”“计算机辅助生态设计”“绿色建筑设计概论”等相关课程的教学,是云南省精品视频课程《绿色建筑设计》的主讲人之一,2015年入选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,获伍达观先进教师奖。近5年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“云南典型山地民居气候适应机理研究”和面上项目“云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民居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”各1项,参与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项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。

研究方向:绿色建筑及建筑节能、建筑物理环境监测与咨询、乡土建筑的绿色更新

联系方式:0871-65916871

上一条: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合作导师简介

下一条:生物学流动站合作导师简介

关闭